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

《我不在的時候》

中年男子奧地,每天過著一樣的生活,在一樣的時間出門,搭一樣的公車,在辦公室辦公,在教室上課,在一樣時間回到家和老婆聊天,做愛,而後入睡。直到有一天,他因為忘了拿東西而提早回家,卻發現家中的光線、桌面的物品、熟睡的枕邊人彷彿用另一種姿態進入他的腦袋,新鮮而令人著迷。

這部電影用一個新奇的手法來敘事,讓男主角「旁觀」自己的生活,用自己的雙眼與肢體去感受「我不在的時候」這個一直以來難以看見的生活樣貌長什麼樣子。彷彿一切都新鮮有趣,我們透過主角近乎瘋狂的著迷與疏離的客觀觀察,去看待主角原本規律的生活,而主角也嘗試著去改變某些生活的細節,看待事物的改變與否,來產生更多的樂趣。然而這樣的舉動卻偏離了原來正常生活的軌道,隨著行徑越來越詭異,也透漏著其實身邊親密的人事物早就離自己越離越遠。

很喜歡一些「旁觀」的設計,諸如「旁觀」女友出門,「旁觀」友人父親的摔落等,只是看著卻不介入事件,類似一種「監視」的鏡位,冷靜客觀卻毫無人味,讓觀眾看到後面已經毫無情緒,原來我們也正在「旁觀」男主角的人生,我們也是那病態的一群。而一些特別設計的鏡頭語言,諸如牆壁與空間的安排,彷彿將角色卡在空間般的壓縮(切頭、切腳),讓人驚覺原來我們不是在「旁觀」生活,而是被「卡在」生活裡,動彈不得。

《樂隊來訪時》導演艾朗柯里林將其到世界各國參加影展住宿旅館時,所引發對存在的不真實感,反饋到日常的生活細節裡而產生了這部作品,有著很強的概念與光影雕琢,但寫實的步調仍舊過於緩慢,對於現在追求快速與刺激的觀眾來說,也不免讓人昏昏欲睡了。

文: Fox Huang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