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

《八月三十一日,我在奧斯陸》

改編自一九三一年的法國小說《鬼火》,觀看此片時常讓我想起去年金馬的《深深深呼吸》,同樣是少年犯,同樣是一天(或幾天)的自由,面對著人事已非的現在與糾纏不清的過去,這些曾經年少輕狂的靈魂該如何走到未來?《八月三十一日,我在奧斯陸》用近似詩意的鏡頭語言去呈現即將戒毒期滿的安德斯,如何面對過去的悔恨與現在的茫然無助,同時也藉由安德斯在城市裡漫遊的腳步,細說奧斯陸這個城市的細瑣凡事。

故事的開頭為一段城市紀錄,不同質感與比例的影像搭配上不特定城市居民的獨白,建構出奧斯陸平靜祥和的輪廓,接著才讓主角安德斯出現,在如此寧靜的城市裡,安德斯炙熱的靈魂在開頭便沉入水中。在八月三十號,他得到了一個外出的機會,他拜訪老友,參加派對,與陌生人親熱,試圖與往日生活接軌,但消極與悲觀的低落情緒佔據了安德斯的內心世界,他拒絕別人的好意,拒絕過去的才華,以往支持他的前女
友也避不見面,即便與陌生女子如何的親暱,仍舊只是浮光掠影,如同吸毒後的幻覺,抓不住的短暫歡愉。導演的最後一場戲是我覺得整部片最精采的布局,一鏡到底的環顧安德斯回到老家後的舉動,從重溫到失序,定鏡、推軌與手持間的轉換將情緒渲染到最滿,然後一個收手,昨天走過的街道已經沒了人影,如同被社會拋棄般的惆悵孤寂與奧斯陸的美景相互呼應,就像是首霎然而止的詩,餘韻猶存。

然而本片仍有些太過於意象上的表達不夠明確,諸如在餐廳細聽人們的生活絮語,隨著人們的移動幻想著他們日常的橋段,雖然處理得很有意境,但太過於零碎的插入片段反而有種膠片誤接的錯覺(而事實上金馬放映的拷貝確實有這麼一段錯誤),後段也處理了一次潛意識的鏡頭,同樣跳躍的時序與詩意的設計不連貫,是我比較納悶的敘事手法。

《深深深呼吸》是一篇散文,而《八月三十一日,我在奧斯陸》是一首詩,有著大量的留白和斷句,沒有太多的敘事,只有片段的喃喃絮語,以及空靈的城市與凝視,雖然沒有太多的戲劇張力,卻也頗具文學味道,「即使最悲傷的時刻仍有它的美,生活就是如此的複雜難解」。

 

文: Fox huang

 

1 則留言:

  1. Fox huang您好,
    我們是美昇國際影業Maison Motion,

    《八月三十一日,我在奧斯陸》即將在7/26上映,
    希望能將這部電影及您的文章推薦給大家,
    請問是否能夠借我們引用呢?
    屆時會註明作者及原文出處,謝謝您。

   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我們。
    Kai
    美昇國際影業
    E-mail:blackgo520@hotmail.com.tw

    回覆刪除